找回密码
 注册
欢迎访问中国康复治疗师网络联盟
搜索
福康盛世 首页 名医名院 仁心医者 查看内容

钟南山院士

2012-5-20 11:39| 发布者: 沙鑫| 查看: 4761| 评论: 0|来自: 百度百科

摘要: 钟南山 钟南山,福建厦门人,出身于医学世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领军人物。抗击非典先进人物。 中文名: 钟南山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福建厦门 出 ...
钟南山   
钟南山

钟南山,福建厦门人,出身于医学世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领军人物。抗击非典先进人物。

中文名: 钟南山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福建厦门
出生日期: 1936年10月
职业: 医生
毕业院校: 北京医学院
主要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华医学会会长

个人简介

  侨眷,
  钟南山

钟南山

其父亲钟世蕃,原中山医科大学一级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并留校任教。1970年到广州医学院进修。1979年4月到英国进修。1981年8月回国。1984年被授予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5年后被指定为中央领导保健医生,受聘为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国际胸科协会特别会员、亚太分会理事。同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并获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993年受到广东省人民政府通令嘉奖。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同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0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获政府通令嘉奖,1992年获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称号。钟南山于1996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与卫生工程学部院士,是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副主任,著名呼吸内科专家。1998年6月起任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副主任。200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5月荣获“中国医学基金会华源医德风范奖”。2005年4月13日当选中华医学会第23届会长,他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华医学会七任会长中的第二位学者,此前多年,中华医学会会长一直由各任卫生部部长兼任。1997年当选为中共十五大代表。连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钟南山

钟南山

  2003年,作为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在SARS(中国大陆地区民间通称为“非典型肺炎”)猖獗的非常时期,钟南山不但始终在医疗最前线救死扶伤,还积极奔赴各疫区指导开展医疗工作,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之间的密切合作,因功勋卓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时被广东省荣记特等功,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称号。
  1981年回国。历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呼吸内科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总理事,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副主任委员。曾受聘为国际胸科学会特别会员、国际胸科学会亚太分会理事、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及剑桥国际学会会员,并作为中国的唯一代表参加“全球哮喘防治方略”的制定。
  现任中华医学会会长、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市科协主席、广东省科协副主席等职。主要从事高氧/低氧与肺循环关系研究。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主任委员,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吸烟与健康医学顾问,国际胸科学会特别会员,亚太地区执委会理事。他是近十几年来推动中国呼吸疾病科研与临床医疗走向世界前列的杰出领头人之一。
  钟南山主持过多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国家攻关课题、卫生部及省科委重点课题,有13项成果获得了卫生部、国家教委、广东省科委及广州市科委的奖励。其中,制作的GD微型最高呼气流速仪获1980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转基因因子研究》获1982年广州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哮喘及气道高反应性》获1994年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他从自己获得的广州市科技进步金鼎奖的奖金中拿出一半(5万元),用来奖励在科研中取得成绩的年轻人。

抗击非典

  马年岁末,南国广东,乍暖还寒。一种人类从没有见过的疫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悄然肆虐广东部分地区。广东广大医务人员奋起抗击,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歌。这其中,有一个忙碌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专家、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钟南山。
  (1)疫病突如其来 院士临危受命
  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把钟南山推到了一场大战的最前线。
  2003年1月21日,钟南山接到省卫生厅的通知,前往中山市两家医院调查一种“怪病”。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疾驰。窗外景色秀丽,钟南山的心情却轻松不起来。
  就在一个月前,他所在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收了一位从河源市送来的奇怪的肺炎病人:持续高热、干咳,肺部经X光透视呈现“白肺”(即双肺部炎症呈弥漫性渗出,阴影占据了整个肺部)。然而,使用各种抗生素却毫不见效。两天后,从河源传来消息:当地医院救治过该病人的8名医务人员均感染发病,症状与病人相同。
  钟南山震惊了!广博的医学知识与多年的行医经验告诉他,这是一例非常值得关注的特殊传染病。他马上指示将情况报告给广州市越秀区防疫站,同时要求做好一定的防护隔离工作。
  接着,中山市也报告出现了类似“怪病”与医务人员被感染的情况。“看来情况是越来越严重了,当务之急应该弄清这种病的症结所在,找到预防与治疗方法。”
  在中山市的几天里,专家小组夜以继日地工作。调查情况印证了钟南山的预感:这是一种人类历史上从未见过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与典型肺炎不同,呈非典型肺炎症候。病人主要表现为高热、干咳、呼吸困难等肺炎症状,如抢救不及时,病人容易死于呼吸衰竭或多脏器衰竭。疾病的传播途径仍不十分清楚,初步考虑为近距离飞沫传播或密切接触。结合广医附一院接收病人的治疗情况,很快,专家小组便将一份涉及该病诊断、治疗、预防的《关于中山市不明原因肺炎的调查报告》送达广东省卫生厅。卫生厅马上部署相应工作,钟南山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
  (2)请缨收治危重病人 全力制定医疗方案
  羊年春节,
  钟南山

钟南山

广州一派喜庆祥和;而钟南山与他的同事们,却是倍加紧张劳累。
  情况表明,非典型肺炎疫情有突然加剧现象。广东的佛山、河源、中山、深圳、广州等地均出现疫情,且大部分集中在广州地区。
  “鉴于广州呼吸研究所的技术力量,同时考虑到危重病人有较强的传染性,应集中治疗。”钟南山主动向卫生厅请缨“把最危重的病人往我们医院送!”除夕之夜,万家团聚,广医附一院领导们却火速赶回医院连夜布置工作。医务科、护理部、呼研所、急诊科、药品供应部、后勤服务中心、设备科等紧急部署:腾出呼一病区作隔离病区;腾出ICU(重症监护室)的单间病房,用于抢救危重非典型肺炎病人;紧急采购抢救药品与消毒药品;购置19台呼吸机及抢救设备……
  钟南山领导的呼研所成了非典型肺炎救治的技术核心与攻坚重地。面对一些医务人员的顾虑情绪,钟南山毫不犹豫地说:“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短短几天时间,广医附一院便接收了21位危重病人。钟南山身先士卒,顾不得与从新西兰回来的小孙子亲热,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他亲自检查每一个病人,制定治疗方案,甚至抓起人工气囊为病人输氧。在他的带动下,医院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表现出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副院长、ICU科主任黎毅敏成了“抢险队”队员,整天奔波于各医院会诊。有一天,他一下子接了120多个电话,手机烧坏了,嗓门喊哑了。那天,他白天去了市内两家医院会诊,晚上9点又赶到江门抢救病人到凌晨4点,第二天一早又马不停蹄地赶回来准时上班。
  徐达远,ICU病房的年轻医生,已连续3个月没休假,为抢救病人曾48小时没合过眼。其间父亲心脏病突发住院动手术,他仅向科主任请了两小时假;年轻女医生何为群,连续彻夜不眠抢救与守护危重病人,当病人成功地脱离呼吸机时,她却因过度疲劳而感染疾病;潘瑶,呼研所护士长,一手将她拉扯大的奶奶在医院抢救,她却无法守护在身旁。奶奶不幸辞世,她强忍悲痛,抹干泪水,日夜忙碌在病房……
  “谁都有个家,钟院士心中有个‘大家’。”——同事心中的钟南山
  (3)战斗集体的灵魂 病人心中的支柱
  记者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采访时,许多医务人员向记者说道:“谁都有个家,钟院士心中有个‘大家’。”
  钟南山

钟南山

  钟南山心中的“大家”有两层意思:一是国家、社会;二是他所在的战斗集体。
  他懂得,要取得抗击非典型肺炎战役的胜利,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医务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技术过得硬,更要思想过得硬。为此,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凝聚这支队伍。
  早期危重的非典型肺炎病人,病情重、传染性强。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初始阶段,由于医护人员与病人“密切接触”,往往是抢救一个人,放倒两三个医务人员。广医附一院有20多位医务人员感染得病,同时该院还收治了许多兄弟医院的医务人员。钟南山那颗心哪,时常揪得疼。“这个时候不能再让医务人员倒下。倒下的要让他们尽快康复。”每天,不管多忙、多累、多晚,他必定要到病房走几趟,除了看病人外,还要了解每一位同事的身体状况,检查每个医护人员的隔离措施是否到位。
  ICU的护士们说:“没有谁比得上钟院士更细心周到了。看见我们口罩戴得不规范,他马上走上前‘纠正错误’。”对患病医务人员,他每天都要送上问候,即使出差在外,也不忘打电话问候患病医生的病情。ICU病房医生郑则广感染得病,情绪不太稳定,钟南山在外开会得知后,立即用手机发来信息:“感觉怎么样?不要灰心,我们都在支持你!”医生何为群因抢救病人感染住院,时常处于晕眩状态。那天,钟南山在巡视病房后,突然走到病床边向她祝贺:生日快乐!原来,钟院士记得今天是她的生日。一时间,小何感动得热泪盈眶……
  作为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钟南山还要经常到兄弟医院指导救治工作。面对病人,他总是亲切地询问病情并亲自检查。“钟院士查房时极富人情味。天冷时,他总要用手把听诊器搓热,并从语言上给病人极大的鼓励和安慰……”医生护士们向记者反映:“当时社会上谈虎色变,许多病人情绪低落。钟院士是想通过细致入微的诊疗为病人树立信心。无论钟南山出现在哪家医院,病人都觉得快乐和放心。他一出差,病人就会着急地问:钟院士什么时候回来?”
  钟南山

钟南山

  钟南山实在太忙了。他参加会诊,出席讲座及各种指导活动,曾经一连38小时没合过眼!由于过度劳累,他病倒了。2月18日下午6时,钟南山检查完病房,看望了一位住院的同事之后,突然感到头晕、眼花,身上发烫。
  钟南山知道,此时此刻自己绝不能倒下。坚守在岗位上,就是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希望。钟南山在医院住了一晚之后,偷偷跑回家,以家为病房,进行自我治疗。在相濡以沫的夫人的悉心照料下,钟南山两天后就退了烧;稍微休息两天,他又活跃在病房。即使在休息的日子里,他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研究和工作。ICU护士长谭婉媚说,“那天,我敲开钟院士的家门,看到屋子里坐满了院领导。钟院士正和他们讨论救治非典工作。他把办公室搬到了家里!”
  这就是钟南山——广医附一院这个团结战斗集体的灵魂,病人心目中的精神支柱。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抗击非典型肺炎事件中起到了主导性作用,钟南山功不可没!——广东省委、省政府的评价
  (4)治疗取得突破 社会情绪趋稳
  哲人说:“谣言止于智者。”
  节后,疫情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夸大或无中生有后,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钟南山深知社会安定的重要性。而要保证社会的稳定,就要用事实说话,让病人尽快康复。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是收治非典型肺炎危重病人的重点医院,ICU病房的病人几乎均合并有细菌感染,多数已出现多器官衰竭。据文献报道:人体有四五个以上的器官衰竭,死亡率将在90%以上。通过死亡病例的尸检发现,非典型肺炎病人的病理机理主要是“肺硬”,即肺组织纤维化。要治疗好非典型肺炎患者,必须解决肺的纤维化问题。
  钟南山知难而上。他成立了以肖正伦、陈荣昌、黎毅敏为骨干的老中青呼吸病专家组成的攻关小组,配合广东省“非典”医疗救治小组夜以继日地查阅文献,严密观察病人的变化,细致记录各种可供研究的资料。试行了多少方案?谁也记不清了。终于,他们找到了突破口:当病人肺部阴影不断增多,血氧监测有下降时,及时采用无创通气,病人的氧气吸入量就会增多,能较好地改善病人症状;当病人出现高热和肺部炎症加剧时,适当给予皮质激素,从每日80毫克至500毫克不等,能有效地减轻肺泡的非特异性炎症,阻止肺部的纤维化病变;而当病人继发细菌感染时,必须有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
  实践证明,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治方法,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成功抢救率,降低了死亡率,且明显缩短了病人的治疗时间。两位双肺渗出病灶弥漫、生命垂危的非典型肺炎患者,经以上方法抢救,奇迹出现了。喜讯立刻上报卫生厅,卫生厅马上组织专家讨论,修改完善以后,以《广东省医院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工作指引》下发各地市与省直、部属医疗单位。
  2月11日,广东省卫生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钟南山以医学专家的渊博学识,沉稳地告诉大家,非典型肺炎并不可怕,可防、可治、可控。他通过新闻界告诫社会不要惊慌,而要在政府和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共同抗击病魔的挑衅。同时,卫生厅还通报了广东卫生防疫部门已排除了禽流感、鼠疫、炭疽等病的可能性。很快,社会情绪开始趋稳。
  对此,广东省委、省政府给予高度评价: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抗击非典型肺炎事件中起到了主导性作用,钟南山功不可没了!
  (5)以事实为依据 探索中国经验
  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关键时刻,钟南山临危不乱,显示出科学家的严谨治学态度与高度责任感。
  抚今追昔,他忘不了一生追求医学科学的父亲的临终告诫,忘不了在广州华师附中读书时接受的人生观教育,忘不了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皇家医院和伦敦大学摘取6项科研成果、为国争光的那份自豪,更忘不了他立志行医时发出的为全人类健康而奋斗的誓言。
  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医生,一位严谨认真的学者,他救死扶伤的仁厚品性,也体现在追求科学真理时的执拗不屈上。
  2月18日,北京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来消息,在广东送去的两例死亡病例肺组织标本切片中,发现了典型的衣原体。当天下午,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紧急会议,对这一报告进行讨论。轮到钟南山发言了,他沉默良久,摇摇头。大量的事实表明,临床症候与治疗用药均不支持这个结论。他不同意典型衣原体是非典型肺炎病因的观点,认为典型的衣原体可能是致死的原因之一,但不是致病原因。在他有理有据的论证下,会议最后采纳了钟南山的意见。
  会后,有朋友悄悄问他:“你就不怕判断失误吗?有一点点不妥,都会影响院士的声誉。”钟南山平静地说:“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王智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广东抗击非典型肺炎能取得阶段性成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钟南山在医疗技术方面的独到正确的见解。他的医疗观点为广东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了决策论据。
  4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小组一行7人在广州迎宾馆听取广东专家的情况汇报。刚从日本参加完学术会议并在香港作关于非典型肺炎治疗讲座的钟南山,代表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进行了40分钟的汇报。钟南山侃侃而谈,旁征博引,有理有据,实事求是。这位中国院士的发言,令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连连称道!他们认为,世界卫生组织希望得到的治疗非典型肺炎的经验在广东找到了。这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广东非典型肺炎的治愈出院人数已占总报告病例数的86.3%,死亡率仅3.5%,是世界范围内对非典型肺炎治疗成绩最好的地区之一。钟南山告诉记者,广东防治非典型肺炎主要有三点经验:一是重视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医学的信息交流,最早提出了非典型肺炎的传染性与家庭、医院聚集性两大特征;二是总结出四项有效的临床治疗经验:中西医结合治疗、按需适当的大剂量皮质激素、无创通气与重视继发感染;三是及时将危重非典型肺炎患者集中到专科医院,从而减少传染机会,并增强了抢救成功率。
  这些经验,是钟南山领导的治疗小组全体专家的智慧结晶,是广东医务工作者努力探索的结果,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由于非典型肺炎首先在广东发现,而且中国病例最多,有研究的充足资料和基础,他特别希望解决方案最后能由华人提出。这是钟南山的心愿
  (6)科学需要博大胸怀 呼吁国际大力协作
  钟南山的人生字典里似乎没有“停顿”二字。非典型肺炎疫病使这么多同胞倒下,他痛心疾首;而科学家对于未知领域的求索精神又让他激情满怀。长期养成的执拗性格促使他勇往直前,不断取得的研究成果坚定了他必胜的信心。钟南山并不满足于临床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他还要进一步探寻非典型肺炎的病因。
  2月中旬,在钟南山的倡议下,广州市科技局、广州市呼吸研究所、广医附一院、广州胸科医院、广州儿童医院、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共同协作的“广州市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病原学及临床诊治课题”联合攻关项目正式启动。4月12日,好消息传出:从广东非典型肺炎病人气管分泌物分离出2株新型冠状病毒,显示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极可能是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因。4月16日,这一结果得到世界卫生组织正式确认。
  此时此刻,钟南山显得非常冷静。他指出,非典型肺炎是一种非常新的疾病,人类要完全攻克它尚需时日。下一步,除了要进一步确认全球发生的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否全属于冠状病毒的同一亚型外,还要找到能杀灭病原体的药品,研究出预防的疫苗,探寻出其感染源等等。这就需要更多地区、更大范围的合作。科学需要博大的胸怀。他说,科学无国界,国际大协作不可缺少。他也真诚表示,由于非典型肺炎首先在广东发现,而且中国病例最多,有研究的充足资料和基础,他特别希望解决方案最后能由华人提出。
  人们相信,通过国际大合作,人类一定能攻克非典型肺炎。但历史不会忘记为防治非典无私无畏、勇于奉献的医务人员,也不会忘记钟南山——这位中国医疗界的杰出代表,站在抗击非典型肺炎最前沿的科学家。

其他信息

  (1)世界过敏日
  在7月8日全球首个“世界过敏日”里,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指出,中国有两亿多人患过敏性疾病,脱敏已是公认疗效显著的疗法。
  钟南山院士介绍,目前全球有22%的人群患有过敏性哮喘、鼻炎、湿疹等过敏性疾病,并以每10年23倍的速度增加,预计2010年将达到全球人口的40%。依此类推目前中国有两亿多人患有过敏性疾病,应引起重视。
  诱发过敏反应的抗原称为过敏原。过敏原是过敏发生的必要条件。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常见的有2000-3000种,医学文献记载接近2万种。它们通过吸入、食入、注射或接触等方式使机体产生过敏现象。常见的过敏原如下:
  A、吸入式过敏原:如花粉、柳絮、粉尘、螨虫、动物皮屑、油烟、油漆、汽车尾气、煤气、香烟等。
  B、食入式过敏原:如牛奶、鸡蛋、鱼虾、牛羊肉、海鲜、动物脂肪、异体蛋白、酒精、毒品、抗菌素、消炎药、香油、香精、葱、姜、大蒜以及一些蔬菜、水果等。
  C、接触式过敏原:如冷空气、热空气、紫外线、辐射、化妆品、洗发水、洗洁精、染发剂、肥皂、化纤用品、塑料、金属饰品(手表、项链、戒指、耳环)、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等。
  D、注射式过敏原:如青霉素、链霉素、异种血清等。
  E、自身组织抗原: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受微生物感染、电离辐射、烧伤等生物、理化因素影响而使结构或组成发生改变的自身组织抗原,以及由于外伤或感染而释放的自身隐蔽抗原,也可成为过敏原。
  治疗顽固性过敏最有效的措施是寻找出过敏诱发因子(过敏原),但要在2万种不同的诱发因子中准确地找到致病因子犹如大海里捞针。最新权威实验证实:过敏人群体内自由基数量比非过敏人群高许多!自由基对人体免疫系统侵害是过敏体质形成的基础,还会直接氧化人体的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导致细胞膜破裂释放出组织胺,产生过敏反应。因此,改善过敏体质就要清除自由基。
  自由基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在机体本身氧化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二是环境污染、辐射、不良生活习惯等,也会不断产生自由基。自由基可称万恶之源,百病元凶。人体的老化、许多疾病的产生都与其密切相关。自由基所形成的脂质过氧化物,能够损害生物膜,破坏细胞,阻碍正常的新陈代谢,加速衰老,并能引起诸如免疫失衡,过敏,顽固皮炎,鼻炎,结膜炎,哮喘,湿疹,高血压、心肌梗塞、糖尿病、肝炎、痛风、肾炎、白内障等多种疾病。
  在目前医院的检测中,仅仅查50-100种过敏原是远远不够全面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广普脱敏因子系列彻底改变自身的过敏体质。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关于免疫脱敏治疗的指导性文件中明确指出,“免疫脱敏治疗是唯一可以彻底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根本性治疗方法”.
  国际过敏研究权威组织也提出,“使用高品质的标准化脱敏制剂,同时应该使用最佳的过敏症治疗方案,包括清除过敏原、患者免疫修复、过敏并发炎症适当的对症药物治疗、标准化脱敏制剂免疫治疗,简称“四合一的四联疗法”方案。
  (2)曝财政缺口
  据新快报报道,2011年02月22日,在市人大分组讨论会上,市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爆料”:“广州举办亚运会投入了巨大资金,地方财政缺口很大。”
  钟南山说,近5年来,亚运会投入资金达2500亿元,而其中1900多亿元都是广州自己承担。诚然,亚运会为广州提升城市建设带来了好处,城市面貌、交通设施等都得到了改善,但是开支这么大,广州从哪里拿钱?
  钟南山认为,在国家5个中心城市中,广州地位比较尴尬:不是直辖市,也不是经济特区,财政税收要上交中央,还要交给省里,但却没有什么特殊政策照顾,地方财政的收入在5个中心城市里是最低的。
  对比奥运会和世博会,两者全是举全国之力举办,而广州亚运会因为规格低一点,国家支持力度便没有那么大,“可以说以前不太当回事,这样是不公平的”。钟南山担忧地说,广州现在承担的债务很大,“背负这么大的负担,我很怀疑我们怎能实现‘十二五’规划?”
  钟南山呼吁中央、省里给予广州必要的扶持,不要求补助多少,可以在5年时间里适当地返回税费增多一些、上交的税费少一点,这是政策允许的,否则广州死扛着财政缺口,最终“遭殃”的只能是老百姓。

个人语录

  看来情况是越来越严重了,当务之急应该弄清这种病的症结所在,找到预防与治疗方法。
  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GDP增长多少不重要,多做一点民生实事,应该作为衡量政府是不是好的政府的主要指标。
  关于抢劫案和收容制度的争议
  2006年5月8日钟南山在广州被人抢走手提电脑,报案后引起广东省高层重视,警方积极侦办,十天以后将失窃电脑找回。之后钟南山建议恢复过去的流浪乞讨人员收容制度。这件事引起广泛争议。
  养生经
  钟南山针对“四十岁前拿命博钱,四十岁后花钱买命”这一不健康生活方式发出提醒:工作做不好可再努力,身体却就像是空心玻璃球一样,一旦碎了就不能再恢复了。

成就荣誉

  从医以来,
  钟南山

钟南山

钟南山先后取得了国家、省市各级科研成果20多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三等奖一项,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论文70多篇。他是近十几年来推动中国呼吸疾病科研和临床事业走向世界前列的杰出领头人之一。他和他的同行们在这个专业的突出贡献,奠定了中国呼吸疾病某些项目的研究水平在亚太地区的领先地位。用“著述等身”、“声名显赫”来形容钟南山的成就一点也不为过。
  钟南山主持过多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国家攻关课题、卫生部及省科委重点课题,有13项成果获得了卫生部、国家教委、广东省科委及广州市科委的奖励。其中,制作的GD微型最高呼气流速仪获1980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转基因因子研究》获1982年广州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哮喘及气道高反应性》获1994年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他从自己获得的广州市科技进步金鼎奖的奖金中拿出一半(5万元),用来奖励在科研中取得成绩的年轻人。
  他保持着对事业的追求,在科学的殿堂坚持创新、永不停步。这种性格也深深地感染了他周围的人,熏陶出了一个勇于奉献、蓬勃向上的群体,使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成为了国内瞩目的学术阵地———国家重点学科、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药理基地、博士学位授予点。
  多年来,钟南山“奉献、开拓、实干、合群”的精神被同志们亲切地誉为“南山风格”。1997年1月15日,中共广州市委授予他“模范共产党员”的称号。广东省卫生厅也专门行文,要求全省医疗战线的同志学习“南山风格”。2003年6月19日,因在抗非战斗中表现卓越,他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唯一的特等功。2004年4月8日,又被授予国内卫生系统的最高荣誉称号——白求恩奖章。
  荣获200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他冷静、无畏,他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对灾难。他说“在我们这个岗位上,做好防治疾病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表现出他的人生准则和职业操守。他以令人敬仰的学术勇气、高尚的医德和深入的科学探索给予了人们战胜疫情的力量。

两会提案

  “病人问我,我很注意饮食卫生,为什么还得肝癌胃癌,我觉得假如我们还生活在一个空气污染的环境里,不得病都难。”呼吸道疾病专家钟南山代表2012年3月5日在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大气污染没有地域界限,监测不应等到污染了才去做。他建议今年在全国展开PM2.5监测,防治则可先行在重点区域进行。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当天,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陈敏代表透露,广东PM2.5监测将分三步走,珠三角9个城市3月底监测公布,到6月再增加3个城市,其余城市到2014年实现全覆盖。
  对于PM2.5防治,钟南山认为需要全国协调解决,而不是一个区域一个城市能够解决的。因此,他建议从国家层面对优化产业结构汽车尾气治理和优化能源结构作出硬性制约。
  钟南山同时表示,PM2.5能够进入肺泡,产生的影响刺激很大。美国在2006年做了204个城镇的观察,发现PM2.5每立方米增加10个微克,心力衰竭的病人就要增加12%,研究发现凡是遇到灰霾天气,病人的门诊数就增加10%到15%。现在我国正在研究肺癌发病率直线上升与PM2.5是否有关系。[1]

养生之道

  70岁的人,20岁的肌肉,钟南山身材健硕得胜过施瓦辛格,让人羡慕。钟南山的成就众所周知,而他的坚持锻炼同样是闻名遐迩。他年轻时曾是一位体育健将。1959年在第一届全运会上打破400米栏全国纪录,1961年获北京市运动会男子十项全能亚军。时至今日,北京大学医学部还有几项由他创下的运动纪录无人能破。此后钟南山数年如一日地坚持锻炼,才有了那么强健的身体,那么健硕的肌肉。
  钟南山

钟南山

  作息:不熬夜,晚上11:30睡觉。早上7:00起床。中午小睡半小时。饮食:不挑食,不抽烟,不喝酒。每餐一定多吃蔬菜。
  (1)生活有目标,长寿几率高
  怎样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呢?他的经验是首先给自己的生活设立一个目标。英国有科学家在40—90岁的人群里做了一个7年的追踪调查,在这一人群中,在60%的人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被定为A组;有5%的人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被定为B组;还有35%的人对有没有生活目标不确定,被定为C组。结果,7年过去了,B组中有3000人病死或者自杀,比A组足足高了1倍,而B组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也比A组多了一倍。学会享受生活中的三种“快乐”
  知足常乐:我们应该将目标设定在自己可达到的范围内,更要欣赏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学会肯定自己。
  自得其乐:对于同一份工作,业务能力强的人不如喜欢这份工作的人,喜欢、爱好这份工作的人又比不上能够陶醉于工作中的人。助人为乐:喜欢帮助别人的人总能收获好的人缘,人缘好,与周围的人相处愉快,心情当然比孤独的人要畅快得多。
  (2)健康五大基石
  早防早治
  李嘉诚先生说过:“人的健康如堤坝的保养,最初发现有漏洞,只要很少力量便可堵塞,但当不加理会,到崩堤时才做补救,则纵使花更多的人力、物力也没有用。”所以,钟南山真心地希望每一个人都要珍惜自己的健康,早防早治,轻伤就要下火线。
  运动跑步
  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钟南山推崇的锻炼是步行。在他的健康词典里,几十年来没离开两个字——锻炼。打球、跑步、游泳……他什么都玩,周五打篮球,周日打羽毛球。即使再忙,只要有10分钟,他都要抓紧时间锻炼,例如在家跑跑步,他的跑步机就摆在卧室的床边。
  合理膳食
  “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钟南山表示,现在很多白领的饮食状况是“早饭不吃,中饭凑合,晚饭撑饱”。这与健康的饮食习惯背道而驰。因此,钟教授希望白领们要合理调整的自己的膳食,不要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合理膳食的另外一点是不要暴饮暴食,进食到七八分饱最合适。这是古今老寿星们的经验之谈。如今人们收入越来越多,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吃得越来越好,但是健康却越来越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富贵病也随之而来。预防及解决这些疾病,健康饮食更显得尤为重要了。
  戒烟限酒
  很多肿瘤的发生与吸烟量有关。著名演员文兴宇,一生最爱的就是抽烟,最终也因此被夺去了生命。在芬兰,通过对21123位50岁-60岁人进行23年的调查发现,5367人患老年痴呆,其中,每天2包的吸烟者患病率为非吸烟者的2.5倍。现在,城市污染对人体也非常有害。调查显示,北京交警常年处于尾气环境,比园林工人患呼吸道疾病的几率还高。
  心理平衡
  怎样保持心理平衡?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追求的目标。在韩国对4.3万受试者的测验中,不确定的占35%,无明确生活目标的占5%,有明确生活目标的占60%。通过7年追踪,无明确生活目标的人病死或自杀较有明确生活目标的多1倍,心脑血管病较其他组也多1倍。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同一份工作,业务能力强的人不如喜欢这份工作的人,喜欢这份工作的又比不上陶醉于工作的。钟南山在1960年大学毕业后遇到“文化大革命”,当过锅炉工、农民,但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与目标,直到36岁才当上一个普通的住院医生,一直走到今天已75岁,钟南山的心中仍存有追求。执著追求但不苛求,有目标但不能太苛刻,把目标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懂得欣赏自己得到的成就,自然就会心情舒畅。善待自己、善待挫折,从失败与挫折中寻找积极因素,达到新的心理平衡。[2]

“五干精神”

  钟南山表示:
  首先要肯干,永不满足。自己在华师附中读初二时,一位语文老师对他说过一句话,影响了自己一生:“人不仅生活在现实中,也要生活在理想中。”他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执著的追求;
  其次是能干;
  第三是善干,既要有凝聚力,调动发展的积极性;
  第四是恒干,就是体力,钟南山强调,大家一定要注意身体,这点非常重要,一个人的健康最重要,健康回不了头,没了健康什么都没了。据他介绍,根据监测指标,全国青少年身高在增加、营养在提高,但肺活量比往年明显下降,中学校长应密切关注这点;
  第五是敢干,抗挫力,永不言败。“我一生也受过很多挫折,已经刀枪不入了。”钟南山笑称。

往事略集

  1956年,
  钟南山

钟南山

钟南山刚满20岁,正读大学三年级。体育成绩突出的他作为北医大(北京医学院)的运动员代表,参加了北京市高校运动会。以往北医大参加这样的运动会,总是名落孙山。这一年不同了,钟南山在运动会中摘取了400米跑的桂冠,为北医大争了光。时至今日,北医大还有几项由钟南山创下的运动纪录无人能破。
  1958年,钟南山被抽调到北京市集训队训练,准备参加第一届全运会。这似乎是突然而来的机遇,使得还是个小伙子的钟南山心里有点七上八下。其实钟南山心里也很清楚,尽管心里有着这样那样的包袱,但他一定不会轻易放弃这次比赛的。这次比赛对他而言,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钟南山自小就有着不同常人的意志。开始还没离校集训的时候,每天下午五点半放学后,钟南山都要在校园里坚持跑步。等到日落西山的时候,他才到校门外的合作社买饭吃,因为这个时候饭堂已经没饭吃了。合作社的饭没有学校饭堂的多,钟南山的胃不太好,就是这个时候落下的。到了集训地训练的时候,生活则更艰苦了。风吹日晒,都是家常便饭。意志坚定的钟南山都一一挺了过来。
  正式比赛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选拔赛开始了。一直不懈努力的钟南山竟然没被选上。得知结果后的那几晚,钟南山彻夜未眠。那真是一段难熬的日子,钟南山每天处在矛盾和痛苦之中,像是生活一下子没有了希望。有些泄气的钟南山仿佛完全丧失了斗志。然而,钟南山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不!”他在高强度的训练中不断地提醒自己,在这关键时刻如果放弃了,就等于前功尽弃。离比赛还有两个月,还不是决定胜负的最后关头,要平稳心境,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再次挑战自己。
  经过更科学的计划和全身心的投入,钟南山充分发挥了那潜藏在他身上的运动分子,更加努力地去训练,克服了常人不能想象的重重困难,以良好的竞技状态参加了最后的选拔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高手如林的情况下赛出了好成绩。1959年9月,在首届全运会上,钟南山像是一匹所向披靡的骏马,以54.4秒的成绩打破了四百米栏的全国纪录!
  2009年9月14日,他作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受到中共中央全体常委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人物特写

  从连续三届政协委员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对于钟南山来说,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高调问政”的姿态和直言敢谏的风格。钟南山一直记得中学时代一位老师曾对他说过:“人不应单纯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理想中。人如果没有理想,会将身边的事看得很大,耿耿于怀;但如果有理想,身边即使有不愉快的事,与自己的抱负比也会变得很小。”
  (1)做人要问心无愧
  钟南山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可以用“忙”来概括,在科研、会议、社会活动之余还要保证正常的一线医疗工作,只能在去广州白云机场的路上接受本刊记者采访。而摄影时间则被定在3天后。
  摄影记者曾经担心,如此忙碌的院士是否能记得3天后的约定。给钟南山开车近10年的司机笑了:“你放心,钟院士要么不答应你,答应了就一定会做到的。”一诺千金,这就是钟南山。
  2003年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因为2月15日正是“非典”高潮期,为“非典”忙得不可开交的第十届政协委员钟南山没能参加。时至今日,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他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并不是每次都能参加会议,所以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委员。”紧接着,他补充了一句,“不过,在我看来,政治不是空的,能真正反映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是讲政治,做好本职工作也是讲政治。政协委员大多是各阶层的行业精英,他能把这个领域里的本职工作做好,本身就是最大的政治。”
  2004年,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开幕那天,当钟南山一出现在广场上,瞬间就被数百名记者包围得寸步难移,连外国记者都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进记者堆里抓拍,还有人被挤得从摄影架上摔下来。会中,每天都有记者千方百计到驻地寻找钟南山,以至于大会新闻组特意为钟南山安排了一场记者招待会。此前的“两会”,一经出现即震动全场的,基本都是吴敬琏、林毅夫、厉以宁等知名经济专家,或者是刘永好等企业家。对此,钟南山很冷静地说:“记者们对我的关注,反映的是百姓对‘非典’、禽流感等问题的关注。”
  钟南山是在父亲的影响下开始学医的。他的父亲钟世藩是中国著名儿科专家。钟世藩是个孤儿,9岁那年被人带到大上海,给一户人家做仆人。寄人篱下的生活,使钟世藩学习非常刻苦。从协和医科大学毕业后,钟世藩继续留学美国。钟南山年幼时,钟世藩为了进行脑炎病毒的研究买来小白鼠做试验,由此开始了钟南山的医学启蒙。“我们家那时候住在中山大学,三楼全都是老鼠,都是自己去喂,去观察。所以我们全家都是老鼠味。那时候有个笑话,说有人问:‘钟世藩家在什么地方?’有人就会说:‘你闻到什么地方老鼠味大就是他们家。’我从小在医院里耳闻目睹父亲对待病人的态度,晚上也常有家长带着孩子到家里看病,孩子经过治疗恢复后,家长非常高兴,那时就觉得:当医生能给别人解决问题,会得到社会的尊重。”
  医学之外,钟南山也喜爱体育。上中学时就在广州市运动会获得过名次,1958年在北京医学院读大学三年级时,又以54.4秒的成绩打破了第一届全运会400米栏的全国纪录,并夺得男子十项全能亚军。他曾经有过两次机会做一名专业运动员。“一次是1955年3月,那时候上高三,代表广东省参加上海全运会,400米跑了全国第三。当时国家队让我去北京集训,我觉得个子不高,身体素质不算太好,很犹豫。”钟南山说,因为家里绝不同意自己搞体育,就补课考大学去了。
  但是钟南山从体育中学到了“不服输”的精神。“体育的一个信念就是力争上游,在任何时候都要比别人更好!在友好的竞争里,不是我要把别人压下去,而是我要比他更好,只有在这种精神中这个世界才能够进步。”
  父亲钟世藩是影响钟南山一生的人。新中国成立前夕,钟世藩任广州中央医院院长,这是广东最大的医院。1948年,在广州解放前最后一段时间,南京国民党政府卫生署的两个专员常常光临钟家。“他们来找我父亲,一个原因他是专家,第二个原因他手里掌握着中央医院的钱,他们希望他把钱也带走。我父亲特别痛恨当时政府的腐败,他当时对共产党也不大了解,但总觉得这些钱应该留在大陆,他应该在大陆工作。”新中国成立后,钟世藩将这笔钱全部上交,金额有13万美元之多。30年后母亲廖月琴一次无意中提起,钟南山才知道此事。
  钟南山一家最终选择留在广州,但是“文化大革命”期间,钟世藩由于留学经历,被勒令退休在家,作为广东省肿瘤医院创始人之一的廖月琴则因为不堪红卫兵和大字报的羞辱自杀。母亲自杀这件事对钟南山一家打击非常大,极“左”思潮下,知识分子被当做“反动学术权威”,钟世藩被开除出党。后来拨乱反正要恢复他党籍,因为看到党内依然存在的极“左”思潮,他坚决不同意恢复党籍。
  虽然政治上历经磨难,但当看到很多基层医院很难用上先进仪器,只能靠简单的症状体征来进行诊断时,钟世藩靠着几近失明的眼睛,趴在桌子上写下了50多万字、凝聚了他40多年从医经验的《儿科诊断鉴别》。
  在这种学术家庭熏陶下,钟南山身上自然有一种非常强烈的知识分子性格。钟南山说:“我觉得知识分子有一条底线,就是尊重事实。事实是怎么样,那我们对问题的认识就应该是怎么样。”在这种背景下再谈“非典”时“语惊四座”的一幕,钟南山并不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
  “我记得第一天把我们叫去交代了一个任务,就是要把一些情况介绍一下。当时差不多有七八个记者,各国都在问现在病情的控制情况。我当时没有表态。但是第二天他们又问到了这个问题,而且说现在已经控制得很好,当时我就忍不住了,就说根本没有得到控制。我觉得,作为一个从事学术研究,或者说像我们这样搞专业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讲事实。”
  那之后,钟南山开始感受到一些压力,但他并不后悔:“我觉得该怎么讲就怎么讲,从来没有过要调整自己的想法。真话不一定都对,但一定要讲真话。我想,就像我父亲讲的:做人要问心无愧。”
  (2)先让别人接受,再讲出你的观点
  2001年在广州医学院校庆晚会上,时任院长、65岁的钟南山头戴小方帽,身穿维吾尔族盛装踢踏起舞,成为整场演出的重头戏。而就在30年前,他连当医生的资格都遭到否定。
  1960年,钟南山从北京医学院毕业,由于父母的身份,他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的后代”。从1960到1970的10年间,他先是当辅导员,后到放射医学教研室任教,再后来到农村,当过工人、校报编辑,还干了一年多的文艺宣传。1971年,35岁的钟南山离开北京医学院,调回广州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即当时的广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最初钟南山很想当胸外科医生,但是老医生却说:“钟南山已经35岁了,还搞什么外科?”结果他被安排到了急诊室。因毕业后没搞过临床,在一次出诊时将一名有结核病史的胃出血病人,误诊为“结核性咳血”,差点误了事。这件事发生后,领导以急诊室工作太累为由,要把钟南山安排到病房,与一位同事对调,恰好那位医生叫郭南山,病房以“此南山非彼南山”拒绝了。
  “从那以后,我知道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知识,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那时半年内我轻了4公斤,但是我写了4本笔记,每一个病例都很长很长,经过这半年后我进步很快。急诊室大多都是一样的病人,消化道出血、溃疡穿孔、高血压、脑血管之类,这些主要病症掌握后,就能够应付自如了。”
  1979年,钟南山抱着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愿望,通过了国家外派学者资格考试,获得赴英国为期两年的进修机会。当时国家刚改革开放,为了节省经费,钟南山和同伴是坐火车去的,出发那天,正好是他43岁生日。
  刚到英国爱丁堡大学,钟南山就收到了指导老师——英国爱丁堡大学附属皇家医院呼吸系主任弗兰里教授一封非常不友好的信。“他在信中写道:你要注意一点,根据英国的法律,你们中国的医生资格是不被承认的,所以你不能搞临床,只能在这儿参观实验室或病房。这样的话,你来8个月就可以了,时间再长,对你对我都不合适。希望你在伦敦的时候早点联系一下,看看有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这给钟南山出了个难题,当时中国教育部给外派的学者提出来的要求是学习两年。
  在被歧视的环境下,钟南山开始默默思考自己的课题。这时,他发现跟戒烟有关的项目很符合自己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方向。他的指导老师弗兰里教授也曾用公式进行过推导,但钟南山对结果有怀疑,便决定自己做试验来验证这个公式。为了做这个试验,钟南山要不断吸入一氧化碳,然后让护士一次次地抽他的血检测。“一氧化碳就是煤气,吸入时要逐渐把浓度增高,吸入到15%的时候我有感觉了,就觉得头晕。当时护士问我,够了吧,行了吧?因为以前我估计这个曲线恐怕要到18%才能够做得比较完整,我说继续吸入。后来吸到22%,我想可以了,就让护士停了。”在两三个星期里,共抽了800多毫升血,吸入一氧化碳多的时候,相当于一小时抽60多支香烟。“这时候我的动力是什么呢?我很累的时候,就把弗兰里的信拿出来看,看看他说‘超过8个月,对你不合适对我也不合适’,我一看就精神了。”3个月后,钟南山把这个曲线做得很漂亮。
  “有一次弗兰里快下班了,无意间到实验室来了一下。我跟他说,做了一些试验请他看看。他看了后,我对他说,你原来那个数学计算方式有的对,有的不对。他说,你的根据是什么?我说,根据这个试验,我做出来的试验结果曲线是这个样子,你计算的曲线有一部分跟我一样,有一部分不一样。我又说了为什么不一样。弗兰里听完,一把抱住我说,你这个试验太好了,我要把它介绍到英国医学委员会去发表。”钟南山说,从那以后,弗兰里就给他很好的条件了。“他也问过我以后的打算,我说,你不是说8个月吗?他说,不要紧,你爱待多长时间就待多长时间。”那一天,钟南山说他非常高兴,在爱丁堡的城堡坐到很晚……
  “不畏惧权威,讲事实,重证据”是钟南山的原则,即使现在成为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方面的权威,他也一直在自己的科研团队里倡导这种精神。
  (3)人不应该单纯生活在现实中
  在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每周四下午是钟南山出专家门诊的日子,这也是钟南山雷打不动的规矩。每到这一天,呼研所一楼的门诊室就人群拥挤,候诊区排满了,走廊也排满了,一直到外面的过道也站着等候的病人。护士手里保存着两个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预约钟南山的病人姓名和联系方式。按照人数估算,预约的病人已经排到了第三年。“排到第三年说实话并不是一个好事,那时候病人要么好了,要么死了,实际上没有得到很及时的治疗。可能是因为‘非典’的原因,知道我的人多一点。一般都是这样一个情况:病人看病,就是找大夫。除了从大夫那里得出一个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外,很重要的是从大夫那里得到对病人的认可、尊重和同情。也就是说,你跟病人建立一个信任关系,如果病人很信任你,有些药的作用就会大一点。所以我想,更重要的是,多培养些关心病人的大夫。”
  专家门诊开诊时间是下午14点半,但钟南山每次都要提前半小时来到诊室,做门诊前的最后准备。一切就绪后,钟南山长达7个多小时的专家门诊就开始了。从14点一直到22点,中间一直是川流不息的病人。为了提高看病效率,诊室里的三张桌子全部派上用场,每看完一个病人,他就迅速换到另一个已经有病人等着的桌子前。妻子李少芬知道钟南山的这一习惯,每到这一天的晚上21点,她总会提着保温瓶,亲自到呼研所给钟南山送饭。当钟南山送走最后一位病人的时候,李少芬赶紧将晚饭送到钟南山面前,她担心钟南山一会儿又因为忙起别的事情而忘记吃晚饭。2005年5月,钟南山出任中华医学会第23届会长,从此,他比以前更忙了,开会和门诊经常发生冲突。但是,对于他来说,门诊是绝不能耽误的。“归根结底,我就是个医生。”那么多社会角色中,钟南山认为“医生”才是自己的根本。
  “非典”之后,钟南山说自己有两个变化,一个是更忙了,另一个是讲话更谨慎了。“因为有时候有些话会被媒体或者一些人有意无意引用,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所以对于一些疾病、一些问题的看法,我现在就会想得多一点。以前反正是怎么样就怎么讲了,没什么考虑。不过总体而言,大多数情况是好的,特别是那些我认为很有把握的话,讲出来,通过媒体能够让有关人员特别是病者知道的话,是有很大好处的。”
  钟南山的办公室里,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助信,但是很多都与他的专业无关。钟南山总是尽量回信或者把信转到相应的科室。从连续三届政协委员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对于钟南山来说,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高调问政”的姿态。从2006年以来,钟南山每年至少准备3到4个提案,涉及面很广。“有关于农民工的,有关于提高教师、医务人员待遇的,也有谈贪污腐败的。比如今年我做了个统计调查,南方广东地区75%的大案都是党内一级干部造成的,这其中就牵涉到一个政府部门党内如何监督的问题。一般来说,监督有三个方面:人民代表大会,纪检监察部门,舆论监督。我记得党章第42条是,对同级党委干部有意见的须得到同级党委同意才能提出,这容易使同级干部无法监督。不过,我的提案更多地集中在医疗、卫生方面。”他告诉本刊记者。
  2004年,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开幕前夕,钟南山对农村医疗卫生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表示忧虑,对医院既要治病救人又要盈利的矛盾现实提出了疑问。主要谈的是政府不能光注意GDP,不关注民生。2006年因为“一药多名”,在“两会”上一句“药监局的领导来了没有?”质询药监局,2008年则重点关注医改。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医改方案成功与否,关键是“谁来改”,现在的改革涉及卫生、药监、医疗保障等部门,管理过于分散,必须在卫生体制上进行大调整。他建议国家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建立“大卫生部”。他认为,医疗卫生工作是系统工程,目前,中国防与治分开,医和药分开,医疗服务与保健分开,中医和西医分开,这情况非常不利于医改。“大卫生”最理想的是将4个方面整合,包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药品供应和医疗保障,在当前来说,可后三者先合起来。钟南山认为,现阶段医改重点应该放在两方面:一是公共卫生体系,疾病的预防和传染病防治等应该是完全公益性的,如果把它变成市场化就会大大削弱预防为主的意义。二是政府要加大投入支持基层社区和乡镇医疗机构建设,满足基层群众的看病需求。
  今年1月21日,国务院原则通过了新医改方案,从2009年到2011年,重点抓好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等5项改革。初步测算,3年内各级政府为此预计投入8500亿元。对此,曾参加过医改方案讨论的钟南山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将医改分成5个重点没错,但应该分清主次。“社区医疗(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牛鼻子,抓住它,医疗资源公平性等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他就社区医院的建设、人才培养等提交了议案。同时他还主张,对医务人员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淘汰一部分人,给过关的医生提高待遇。
  钟南山说,在担任政协委员之前,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他有基本的了解,但是参政的热情并不高。“最初对政协委员的理解,就是反映群众的想法、呼声,反映政府政策在具体执行中存在什么问题、偏差。作为人大代表,他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一个阶层、一个地区的群众,所以应该多收集资料,了解老百姓都关心的问题。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基本是一致的,都是为更好地替政府出谋划策。”
  最让钟南山记忆深刻的,是2006年问责药监局从而引发郑筱萸案。“‘非典’期间我接触到很多药物,发现一药多名现象很严重。比如罗红霉素就有34个牌子,价钱从3块多到30多块钱的都有。我搜集了很多资料做成幻灯,在‘两会’上提出来。当时我正好和郑筱萸一个组,当时我就直接向他提问,一年批1万多新药,怎么批的?”不管别人怎么看,至少在钟南山看来,这次事件成为查处郑筱萸的导火索。
  今年3月1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小组讨论上,钟南山直言:“我们开会,前面8分钟是在歌功颂德,对报告歌功颂德,对自己歌功颂德,剩下的没有时间了。”他认为,“人大”对代表的定位很清楚,但是“人大”在鼓励人大代表行使自己的权利和畅所欲言方面还有待改进。此言一出,赢得了小组讨论会上组员们的热烈掌声。现在重提旧事,钟南山依然坚持:“政府搞人大会议并不是来吵架的,需要肯定正面的东西,但假如大家都这么做,那就不需要开人大会了。特别是中央领导会到各单位基层参加分组讨论,这时候更应该反映这个单位在贯彻执行政策时遇到的问题,帮助政府提高效率。
  (作者:李翊)

工作学习经历

  1960年从北京医学院毕业留校任教,
  1972年调至广州医学院附一院内科工作,
  1979一1981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及伦敦大学呼吸系进修。主要从事高氧、低氧与肺循环关系研究。
  1988年起任广州呼吸疾病所所长至今。
  1985年起任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及广州分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理事、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并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7—1993年任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1990年起与外单位合招博士研究生,
  1991年起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副主任,
  1992年起至今任广州医学院院长,
  1996年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6年7月起招收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哮喘、呼吸肌疲劳。创制了可供流行病学调查的简易组织胺气道反应性测定仪,首次证实并完善“隐匿型哮喘”的概念,为哮喘早期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提出肿瘤坏死因子。可诱导气道平滑肌分泌内皮素,后者可增强纤维母细胞GM—CSFmRNA表达,形成恶性循环,在气道高反应性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阐明肺血管中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失衡以及多种原癌基因表达异常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创制了“运动隔肌功能测定法”及“电脑化隔肌功能测定仪”,提出中国慢阻肺病人有60%以上存在蛋白能量型营养不良,研制出适合国人的“优特力生”全营养素作营养治疗。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分类

小黑屋|手机版|【福康盛世 FULLCO.】 ( 蜀ICP备06016978号 )

康协互通:      ||   || 【2006.6.28~】
本站内容解释权归福康盛世,未经许可授权不得转载他用!
站点个人言论只属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观点!如有侵权,请来电来函!
网络信息不能进行诊断、治疗,如有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诊治!
站点相关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请勿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GMT+8, 2024-4-20 15:48 , Processed in 0.04687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